乘船去五岛列岛(1):从长崎到福江
乘船去五岛列岛(1):从长崎到福江

乘船去五岛列岛(1):从长崎到福江

乘船

早晨8点不到,我们和车一起到了港口的停车场。牧野提前查了港口周围所有的停车场费用。政府运营的是最便宜的,但还是高得让人乍舌:一天2880日元,去五岛列岛的话打五折。这是我们在日本遇到的最贵的停车场。长崎的平地实在太少,寸土寸金。第一次去长崎,就发现城市从海边一直沿着斜坡铺到山上,房子挨得紧紧密密。从低处往上看,会觉得城市好像要往天上长。

船在早晨8点出发,慢慢掉转头,驶离长崎的港口,去往五岛列岛最大的岛屿——福江岛。港口处处可见造船厂,高大的机械升起,直直矗立着。沿岸小山耸立,城市从山海之间逼仄的小块平地一直延伸到山坡上。

船很新,也很舒适。顶层的甲板放了几张椅子。我和牧野在甲板上来来回回,拿着望远镜看山和城市。也不是多好的望远镜,远一点就看不太清了。可是,我们仍然喜欢拿着它。用它看城市,感觉那些山坡上的房子近在眼前。

长崎的港口有许多造船厂。
船过女神大桥。

船过了女神大桥,离开港湾,城市在后面越来越小,渐渐只能看到远处那些连绵起伏的山。

再到后来,九州的土地消失了,我们便回到船舱。二等座的房间很大,划分成几块区域,每块区域靠海的一面开了一扇窗户,明亮的光从窗外照进来,窗外便是闪着光的蓝色的海。地面有高几厘米的台子,铺了地毯,需要脱鞋上去。脱鞋的地方有鞋柜,靠墙一面的墙上挂着电视,电视下的小柜子里放了一个个枕头,可以随意使用。船上的人很少,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或坐或躺在台子上。电视里的声音在低低响着。旁边的人在睡觉。

坐在窗前试图上网,船上WIFI的信号时强时弱。想象着我们在大海上,竟然还有信号,觉得不可思议。上不了网的时候,我就躺下来。船在平稳地前行。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乘船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身体可以感受到船在轻轻移动。只需要躺着,就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在人少的时候,这只船又那么安静。

天空没有一片云朵,光洒在明亮的蓝色的海面上。那光从窗户漫到室内,带着海的蓝色,明亮而绚丽。

看不见一个小岛,也看不到另一艘船。我们的船就这样安静、平稳地航行在宽广的大海上。

偶尔走出船舱,看到有人在外面的吸烟室里吞云吐雾。船在海里冲出一层层浪,桅杆的影子倒映在白色的浪花里。海鸟跟着船往前飞,紧贴着海面,有时急速俯冲到海里,捉起小鱼再一跃而起。

船的周围仍然看不见岛。我感到一些孤寂。

天空和海都充满了光,明亮美丽。想要把它拍下来,然而只是徒劳。相机无法捕捉到那时晴朗的天气、初春太阳照在身上又被风吹散的暖意、光倾洒到海面的灿烂、海那深邃又明亮的蓝,还有风,还有浪花和海鸟。

我永远都不会再拥有同样的时刻。我也无法做什么去留住它。天空和海都那么美,又那么浩大,我甚至无法平静地感受它。

快到11点时,开始可以看见岛。一个小小的岛,岛上石头裸露出暗黄色。然后是一群岛。它们好像都是慌慌张张就从海里冒出来的一样,山不高但很陡峭,岩壁直伸入海。

船往前行的时候,这些岛屿的样子在不断变换。一个看起来有点胖的小岛过一会儿就展现出它瘦长的样子。

一只白色的风车立在远处的海上。也许是因为风不够大,风车叶不在转。

船离得更近时,可以看见福江岛上的火山丘。它的上面长满枯黄色的草,与低处绿色的森林截然不同。看起来像是森林戴了一顶草帽。

远远看见小城铺开在海边。房屋密密地排在一起,高塔耸立其间。在海上航行了几个小时,看到这样繁华的小镇,不免大吃一惊。

船鸣了笛,速度渐渐降了下来,缓缓停向岸边。水手把缆绳抛下去,岸上的人把它们系紧在桩上。连接侯船室的通道像巨人的手臂一样伸到了3层的栏杆外。人们早已收拾好东西,排好队准备下船。福江到了。

船在海上漂了3个小时,开始靠近五岛列岛。
从船上看福江岛,看到的是一个繁荣的小镇。

港口的建筑空间很大,也很新,在小岛很少见。忽然想起有个世界遗产散落在这群岛上。有了世界遗产的加持,这么偏僻的地方有这样的港口也就可以理解了。

福江城

拿了地图走出去,看见的是一个普通的日本的小城。说普通,好像很奇怪。实际上,我去过的绝大部分小岛因为人口稀少或地理位置遥远,都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气氛。而眼前的这个小镇人来人往,气氛更热闹。只是这里的街道稍微更宽一些,两旁的建筑空隙也更疏一点。

除了港口,穿过公园,就看见一家小店一楼和二楼外墙挂着巨大的两个招牌,红色背景上用白色大字分别写着“宝来轩”和“ちゃんぽん“(长崎什锦面)。一般的店只用一个招牌,这个店用了两个,字又那么大,真豪气。

于是我们便决定去里面吃饭。

推开入口低矮的玻璃门进去,里面很小,就排了四张桌子。拐角处窄小楼梯通向二楼。楼梯口有几双鞋。过于一会儿,就看到有人慢慢走下来,找老板娘结账。

咦,招牌那么大,里面这么小。

刚好是午饭时间。楼下的桌子坐满了人。玻璃门时不时被拉开,来人把头探进来,看坐不下又把门关上。

我们点了两份不同口味的什锦面。味道还不错。分量很足。

味增什锦面的汤底加了味增,面条上加了蔬菜、肉片和鱼糕片。

吃完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我们来到街上。走不久就看到一家又新又大的松本清药妆店。什么?竟然有松本清?我简直不敢相信。松本清是日本最大的连锁药妆店之一,我生活的小城都没有呢!这么偏僻的小岛怎么有?!不过,想一想,好像我也不需要松本清。

再走不远,就看到了超市。超市里面很大,应有尽有。从超市出来我们都有些恍惚:我们真的是在偏远的岛上吗?

五岛市包括福江岛和周围的一些岛屿,人口大约3万5千人,城市的中心看起来和一般的日本小城很像,只不过道路更宽、房屋更疏。

去看福江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为了削弱地方大名的势力,拆掉了许多城堡,各地的大名要建新城或者修缮自己的城堡都必须获得许可。不过,福江却是在江户时代末期建了一个新城堡。那时,外国的船只时不时出现在日本的海域。为了加强海防、防备外国船只,幕府在1849年特许福江建城。城堡的修建从那一年的8月开始,5万人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在经历了财政困难、海城的建筑技术难题等困难后,耗费了二万两的新城堡终于在1863年建成了,名为福江城,也叫石田城。新的城堡三面临海,是日本唯一的海城。因为建得比较晚,筑城的技术相对先进。虽然城堡的建筑已经在明治时代被拆毁了,可是城墙还在。城墙表层有的石头石面平整、被切割成可以相互固定的不规则形状,切割线流畅,看起来赏心悦目。

可惜的是,福江城建好5年后的1868年,日本迎来了明治时代。新时代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大改革,各地的藩被废除,变成了县。散落在各地的藩主的城堡大部分都被拆除。福江城也是其中一个。它在明治5年,也就是建成后的第9年被拆除。到如今只剩下城墙和藩主隐居所——五岛氏庭园。许多年又过去了,在城堡的旧址上,人们建了历史博物馆、文化会馆、图书馆和一所高中。

从城墙进去,迎面走来好多高中生。他们穿着校服,三三两两走在一起,每一批经过我们都会向我们打招呼。

咦,这里的学生都这么礼貌,见人就打招呼吗?

走不远才发现一处城墙上有个城门,上面写着“长崎县立五岛高等学校”。原来是高中就在城堡里面,我们就在学校外。难怪。

城内还有原来藩主的庭院,被指定为名胜。可惜那时正在修复,大门紧闭。我们只好在外面看照片和说明牌。门外是高大的棕榈树。白日里也很暖,走路时穿一件长袖就够。常在热带森林里见到的鸟巢蕨也长在城墙的缝隙里,人家院子里的盆里。这个岛很奇妙地有一种接近热带的气氛。

城墙的石块很平整,上面长了植物,看起来很舒服。
城里面的高中校门。
城里的庭园是国指定的名胜。它的特点是用了熔岩块和亚热带植物。去的时候刚好赶上庭院修复,只看到它的外面。
1634年,第2代藩主为了推行中央集权制,强令散落在各地的家臣集中居住在福江。那时,福江城周围按照上级武士、中下级武士、商人、手工艺人划分出不同的居住区。现在保存最完整的是名为“武家屋敷大道”的中级武士居住区。武士们的家外面都有石墙,连在一起长400米。石墙用熔岩块堆积而成,上面再放一些圆圆的碎石块,两端顶部有半月形石块。
我好喜欢这面整齐的墙、石头上的地衣,还有鸟巢蕨。

博物馆

博物馆在福江城里,一楼有介绍五岛的视频和这一群岛的特产,二楼介绍地方历史和民俗,三楼和世界遗产有关。有趣的是,五岛因为离中国相对较近,曾是明代“倭寇”的根据地。明代的王直就把它当成基地。只不过,在五岛,他的身份是贸易商。1540年,王直带着人乘风破浪来到福江,请求通商。福江的领主同意通商,把一块土地给了王直。王直和他的手下在那里建了房子,挖了水井,还建了一座祈求海上平安的寺庙。于是,人们便把那里叫做“唐人町”。如今,400多年过去,用平整的石板围成的六角井还在,那座寺庙早已不在。人们在它的旧址建起了一个新的中国风建筑,取名“明人堂”。

飘洋过海后变了身份的不只有王直和他的伙伴。博物馆三楼与日本隐匿基督徒的展馆里,看到了送子观音。慈眉善目的观音抱着一个胖娃娃坐在一条肥肥的鱼上。只不过,眼前的观音其实并不是观音。在基督教被禁的时代,信徒们不能展示自己的信仰,便把送子观音请回家,把她当成圣母玛丽亚。

鬼岳

出了博物馆,开始往岛的内部走。内部有一片很大的平地,农田一块连一块,延伸到远处山的下面。在山多平地小的长崎县,这块地简直是另类。许多田里种了蔬菜,大概是豆类,开着好看的小花。也有好多田里种了油菜花,走路好远一直能闻到油菜花的气味。还有的田里种了大麦,绿油油的。田的周围是人们的家,很多人家有小院子。春天来了,院子里开满了好多颜色鲜艳的花。土地大、人口少,房子不如日本本土那么密集,更有村子的气氛。

岛上的气候暖,沿河的樱花都已经开了。有人牵着狗在花下散步。

在岛上走路,时不时能听见牛哞。走过一个牛圈,看到一大群身形巨大的牛屁股对着我们,低头吃槽里的食物。一只小牛站在母牛旁,向我们张望。

穿过岛的南边,一直走到鬼岳上。鬼岳海拔315米,从山下看有一点像一个臼。

太阳很快往下落到山的后面。我带上烤红薯,飞快地走向山顶,牧野留下来休息。去山顶的路上有许多熔岩在枯草间冒出来。它们的颜色和性状各异,很好看。爬上一个坡,可以看见火山口。

鬼岳的火山口很大,不太深。
在鬼岳上可以看到火山喷出的熔岩冷却凝结后形成的姿态各异的石头,很有意思。有的是炮弹形状,被称为“火山弹”,还有火山泪,但这两个我都没看到。

只是没想到火山口的坑壁有一处缺口,要再前行必须先下坡,再往上爬。西边的山上太阳低垂,天空中有晚霞。

我飞奔下去,再小跑着上另外一个坡——我要去火山口最高的地方。

可是上了坡,小路两旁的草齐腰高,一直往前走总觉得快到了,走到时又发现似乎还有更高处。走了好久,迟迟看不见最高处在哪里。再这样走下去,恐怕得绕大半个火山口才能到那个最高点。因为有草遮挡,也不能看到海边的小镇。

太阳已经落入山后。我决定回头。沿着来时的路奔跑,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能看到的只有一点点陷入黑暗的火山丘和枯草。如果真的有鬼魂,这个时候大概是出没的最好时候。这样想着,心跳越来越快,嘭嘭嘭嘭嘭。我开始狂奔。重新回到山坡的高处,远远看见牧野面朝这个方向站着时,终于松了一口气。气温已经降了,穿上橘红色的外套,戴上帽子,打开手电往牧野的方向晃了晃。然后掏出烤红薯,一边吃一边慢慢地走下去。

走回牧野的身边时,山下小镇的轮廓已经很模糊,只能看见亮起的灯。

牧野已经吃过晚饭。我拿出在超市买的昆布鲭鱼和酸菜、米饭开始吃起来。起风了,周围又冷又黑,与白天的温暖明亮完全不一样。我想起了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葡萄比较甜。如果我和牧野是葡萄的话,可能我们也是甜甜的。

昆布鲭鱼我从未在别的地方吃过。裹起来的昆布里面夹了鲭鱼,吸足了甜甜的汤汁,味道还不错。

风吹着食物下面的塑料袋刷刷响。寒意更重了。我们赶紧戴上帽子。

吃完星星们已经出来了。漫天星辰。

放好帐篷,去厕所里洗漱回来时遇见看星星的几个人。还早,我们便继续坐在外面看星星。那几个人里有一个中年男人在向大家介绍天上的星星,时不时用手里的灯往天上指。他往哪里指,绿色的光束便笔直地射向他指的星星。

他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于是,我们俩有了免费的星辰解说:“看猎户座的两只脚……“

有牛哞叫从山下传来。一声又一声。

还有山鸡的叫声。声音急促、有些嘶哑。

8点多,看够了星星,我们钻进帐篷准备睡觉。帐篷里比较暖和,再加上有睡袋,我们的身体很快就暖起来。

牛的声音还在响着。我们很快睡着了。

早晨6点刚过我们就起床了。收拾睡袋的时候又听见了山鸡的叫声,还听到了像翅膀扑腾的声音。声音似乎很近,出了帐篷四处看,只看见一片枯黄的草地。

收拾好帐篷,牙也没刷脸也没洗,我们就下山了。船在8点开,我们还离港口好几公里。

今天不像昨天那么晴朗,天空中有许多云。

穿过田和人家,看到一个小小的无人市。日本的乡下有很多木头搭的很小的台子,里面摆了一些当地产的蔬菜、水果,标着价格,旁边放着一个钱箱。想买的话把钱投进钱箱,自己拿走就好了。

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100円无人市,里面有一袋袋洋葱,有橘子,还有三个小塑料盒,每个盒子里装水和极小极小的一条鱼。我立刻笑出来。谁这么淘气,又这么异想天开,把小鱼放到这里卖。

靠近镇上,房子多了起来。有的地方不平,地的主人就用火山丘喷出的石块垒了平地,在上面盖房子。

我们没有地图,凭直觉在镇上的小巷里走,也很顺利到了港口。

买了船票,上船去。

和来时不一样,这艘船要去往长崎,船上有许多穿着高中校服的男生,可能是要去长崎参加比赛。

放下行李,跑去甲板看船开。

船笛鸣起,船慢慢离开岛。昨夜露营的火山丘在船上看得一清二楚。它还是像一顶黄色的草帽。

左侧山上的“黄帽子”就是鬼岳。

有另一只船从反方向来,是从福冈来的过夜船。我开开心心地朝着它用力挥手。再回头看福江,在心里默默和它道别。再见!

船刚离开港口,就看见反方向从福冈来的另一只船。

相关阅读:

乘船去五岛列岛(2):中通岛

分享给你的好朋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