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觉得有异物感?突然痛、痒?是时候去看看眼科医生啦~
当你打开谷歌地图搜索“眼科”两个字的时候,也许会出现クリニック、医院还有病院。它们有什么区别?请看这篇文章:
好啦,看完了你可能会选择眼科クリニック或者眼科医院。作为一个有过过敏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高眼压症的人,我目前都是去眼科クリニック和眼科医院,还没有去过综合性的病院。(谢天谢地!)
当然,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去综合病院也可以去。
看病
好啦,选好了要去的医疗机构啦,那看病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我在下文以诊所举例。看病会分为几个步骤。
受付
就是挂号。如果是第一次去看病的话,需要把健康保险证给前台人员。
填写问诊票
不一定每个眼科诊所都有。去之前可以先看一遍中文眼科问诊票来帮助理解。
测量视力
电子验光
有的诊所只是用自动验光机(像在配眼镜的地方用到的有气球的那个),再在电脑屏幕上辨别字母方向。日本使用的是字母C,需要判断C的开口方向。
传统视力表验光
有的诊所是用传统的视力表(也是字母C),测量师会拿着字母卡片反复调整站的位置,仔细检查视力,并逐渐加镜片,测量出最合适的度数。
测量眼压
测完视力就到了测眼压的环节。把下巴放在测眼压的机器上,两只眼睛轮流测。测的过程中要睁开眼睛,会有气流喷到眼睛上。
我在三家不同诊所的经历是视力检查和眼压检查的结果测量师都没有主动告诉我。其中一家在询问之后告诉视力的点数而不是度数。另外两家是我问医生才告诉我的。
诊察
测完了眼压,一般会到一个专门的区域等诊察。在诊察室医生会询问你的症状,用不同的机器给你做检查,和你说明病情。
结束之后,回到视力检查前待着的那个区域等。
结账
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这个诊所直接拿药,付的钱包含了药费。另外一种是在诊所之外的药局拿药。结账的时候前台人员会给你一个診療明細書(也就是费用明细)和 領収証(也就是收据)。
診療明細書会有以下内容:
①初·再診
这一栏会标注收初诊费还是再诊费。可以理解为挂号费。第一次去就是收初诊费,之后去是收再诊费。
②医学管理
这一栏是药品信息提供费用。
③検査
上面会列明你做的所有检查和次数。每个检查后面都会有对应的点数。在印象中,同样的检查在日本各地都是差不多的。
④投薬
这里是医生开处方签的点数。如果是在诊所里拿药的话,还会列上各个药物的点数。
⑤自費
如果你是在诊所里拿药,而且你的药里有的是不在保险里的,那么它(们)就会在这一栏单列出来。
領収証上会有以下信息:
①你的姓名。
②你的医疗保险自费比例。
③初·再診、医学管理和検査的点数(这里只列出所有检查的点数总和)。
④总点数。有的还会列上总费用。一般1个点数是3日元。
⑤扣除保险之后你需要付的费用。
领取診察券
一般第一次去一个医疗机构(无论クリニック、医院还有病院),前台都会在最后给你一张診察券,上面有诊所的名称、地址、营业时间、电话号码和你的姓名。
下次去的时候,你出示这张卡前台就知道你是再诊,会按照上面的名字直接拿出你的病历给医生。
拿药
这里分成两种情况:
①诊所里就可以拿药。这种情况下,结账前前台会把药先给你,每一种药都装在不同的纸袋子里,上面会分别写上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有的眼药水需要特别的遮光袋保存,通常也会放在纸袋里。TA会再口头给你详细解释一遍如何用药。
②如果你去的诊所里不直接给你药的话,你会拿到一张处方签。拿着处方签到任意一个药局都可以拿药。通常诊所附近就会有一家。
到了药局把处方签给工作人员,等一会儿就可以拿到分别装在各个纸袋子里的药和费用明细。工作人员同样也会和你详细说明如何用药。费用明细上面会写明费用包括調剤技術料(药局拿药的基本费用),薬学管理料(药局人员给你解释怎么用药的费用),和薬剤料(药的费用)。
到了这里,这个看病的流程算是结束啦!回家好好滴眼药水等眼睛康复吧!
常见检查和费用
初診料 293点,2930日元
再診料 73点,240日元
矯正視力検査 69点,690日元
精密眼压測定 82点,820日元
細隙灯顕微鏡検査(前眼部) 即细隙灯显微镜检查 48点,480日元
細隙灯顕微鏡検査(前眼部) 生物染色再検査 48点,480日元
フローレス眼検査用試験紙 检查时会用到的试纸 3点,30日元
精密眼底検査 (両) 两只眼睛的精密眼底检查 112点,1120日元
静的量的視野検査(片) 单眼视野检查(用来检查高眼压对视力是否有影响) 290点,2900日元
这些费用都是未使用健康保险的费用。在日本加入保险的人从义务就学儿童年龄到70岁是自费30%,70—75岁自费20%,75岁以上自费10%。如果是结膜炎等比较常见的病去看医生,包括挂号费、视力检查、眼压检查、显微镜检查、精密眼底检查和药物在内,支付30%的情况下的费用是1800—3000日元。
看眼科的心得
①生病了要及时去看医生。如果医生说如果几天之内没有康复需要再去复诊的话,请按时去复诊。(来自一个拖延了病情的人的肺腑之言……)
②医学有很多名词即使是母语也有时候会听不懂。所以可以先准备一下,或者请日语特别好的朋友同行。好用的翻译软件也可以用上。一些常见的症状,比如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等可以先查一下日语名称、发音,写下来。如果记不住的话,到时候请医生勾选是哪一个。
③ 付完钱可以对照一下上面提到的费用明细和收据。有的时候费用明细上标注的检查实际没有做,可是列在了上面。还有的时候费用明细和收据这两张纸上的检查的总点数不一样(比如费用明细标了3项检查,分别是69点、82点、48点,而收据上写的是检查部分一共260点),这样的情况下费用应该有误。如果发现类似的失误,和前台说明就好了。
④用药遵医嘱。医生一般都会说明药使用多久,如果过了那个时间段还没康复要再去复查。有的眼药水会有使眼压升高等副作用,所以请不要擅自使用。我的反面例子就是医生说:“用这两个眼药水应该四天内症状就会消了。如果过了四天还没消,那就再来复诊。” 结果我过了四天症状还在,我又继续用了三天,导致眼睛非常干、痛。
⑤ 好好保存药物。有的可能需要冷藏或放在遮光袋,需要好好保存。如果是在旅行无法一直冷藏的话,那就当场告知前台请医生换一种可以常温保存的。
⑥不随意用药。我的做法是之前开的药一旦不用了都处理掉。即使有相同症状,我都会再去看医生拿药。因为症状看起来相似,但是原因可能不一样,还是要医生检查才能知道。而且,药物开封久了可能会不能使用。
最后一点是我个人的做法。医生虽然都有专业资质,但是还是会出现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如果遇到我不信任的医生,我会考虑换一个。
日本诊所做得好的地方
我因为在旅行时患眼疾,曾在北海道和关西四家不同的眼科诊所看医生。发现有的地方做得很好。
-
病历是留在诊所的,所以之后去的话只要显示诊察卡,前台就能直接把病历给医生。还有的做得更好,就是医生会写上下一次先做什么检查。这样前台一看到病历就会直接给相关的检查人员。这样可以省掉很多沟通环节。
-
北海道和关西的这几个诊所的挂号费相差大概10日元,同样的检查在哪里费用都一样。也就是说针对挂号费和各项检查有严格、统一的价格规定,不分地域。而且小的个人诊所也完全遵守。这一点让我很吃惊。
-
会有很详细的费用明细。做了什么检查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所以诊所也很难做不必须的检查来赚钱。
-
排号系统 这是我在北海道的一家诊所看到的。诊所很新,也比较大。在挂号时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个号码,在等待区会有电子屏幕显示号码。一旦看到了自己的号码在上面,就可以去下一个地方做检查的准备。可以估算等待时间,也减少了工作量。不过这个系统在个人诊所并不常见。
写到这里就算写完了。希望大家好好保护好眼睛:)
相关阅读: